抗击疫情!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与会员企业并肩作战(二)

  • 2020-02-03

22日,工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工信部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抗疫一线紧缺的是医用防护服、N95医用防护口罩等重点防护用品。受春节假期和疫情扩散的影响,及时恢复生产有一定难度。目前,口罩产能恢复率达60%左右,日产量超过1000万只21日,医用防护服日产量已经达到2万件,比128日的0.87万件翻了一番多

事实上,之前武汉向工信部发出的需求清单中,仅医用防护服每天就需要10万套,市场对于口罩的需求也呈现爆发式增长,供应量同样存在极大缺口。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表示,工信部将聚焦重点骨干企业产能挖掘,狠抓复工达产,快速增加有效供给。

紧急任务:全力协助政府部门挖掘产能

口罩、医用防护服、护目镜!前方频频告急,一线医护人员自制口罩、塑料袋作防护服的照片深深刺痛了全体医疗器械从业人员的心。我们能再多做些什么呢?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秘书处放弃休假,全员上岗、在家办公,利用电话、电子邮件及社交软件,与政府、企业、医疗机构等各方协调防疫物资供应保障工作,并在秘书处工作群中互相沟通情况。每天最热门的话题就是:各种医用防护物资/原料求助、国内外寻找货源渠道、关注并鼓励会员企业尽力复工复产。

21日上午,工信部紧急给协会下达任务:今天急需以下产品的企业信息(包括产能、联系人电话):防渗隔离衣(一次性使用手术衣)、正压用防护呼吸器(可消毒,重复用)、全面型防护面屏、一次性使用医用帽(患者用),请协会协助调研。

随后,协会领导在群里贴出了一次性使用手术衣、隔离衣、一次性防护服、一次性医用帽、防护帽5类产品的注册信息清单,但是只有产品名称、生产厂家和注册证号,再没有其他信息。为了尽快协助工信部完成调研,秘书处各部门负责人立即行动起来,分工合作,落实到人。先是从会员库中查询联系方式,非会员企业则从网上、从会员企业处查找,逐一落实,并边查找边给企业发调研函:

各有关单位:工信部欲支持企业生产和采购,委托我会调研相关产品情况,望相关生产企业赶快申报企业一般情况(名称,地点,联系人及手机号码,产能和库存)。产品类别包括:防渗隔离衣(一次性使用手术衣),正压用防护呼吸器(可消毒,重复用),全面型防护面屏,一次性使用医用帽(患者用)。

仅仅用了一个半小时,协会秘书处就落实了411家企业中405家的相关信息,并迅速报给工信部。

建群沟通:搭建高效资源对接平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众人心,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近日向全体会员发出倡议,号召业内同仁携手同心助力抗疫。近期,各种防疫医疗物资严重稀缺,协会已有多家会员单位积极响应号召奋战在抗击肺炎疫情的第一线,协会工作人员春节期间也一直在密切配合相关部门协调做好紧急物资供应保障工作。

但目前社会上有一些人打着协会旗号不正规操作。为了充分利用协会资源优势,建立正规、有效的资源对接平台,使供需方快速精准对接,215点钟,协会秘书处研究决定,发起组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战疫物资群,招募各级政府、一线医务人员以及能够提供医疗物资的企业入群进行信息交流。众志成城、助力抗疫,协会组建该群旨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战疫。建立正规、有效的资源对接平台,及时发布真实有效的政府信息、医院物资需求、捐赠信息、国内外相关生产企业的生产情况及产能动态和联系方式、急需原材料供应商信息等,使供需方快速精准对接。成员主要包括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组织方)、平台(海外渠道,权威媒体,慈善机构等)、需求方(政府部门,医院等)、生产商(成品企业,上游企业)。

在群公告中列出了急需的医疗器械品种,包括:红外测温设备、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防护服/隔离衣一次性使用手术衣医用帽防护眼镜、防护面罩无纺布原材料。

“N95口罩有吗?”“急需医用防护服!”“护目镜有没有?”“额温计谁那里有?求助!这几句话已经成了高频问题,许多人一进群就急切地发问。最初应者寥寥,但几个小时后,随着群员的增加,已经开始有人这样问:“N95有货,有急需的吗?立即会有多人回应:急需!

23日早上8点,该群成员已超200人。随着人员的不断增加,供应方也渐渐多起来,尤其是海外货源渠道开始增加。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办公室接到大批海外捐赠请求。请有需求的一线机构速将需求(包括物品名称、数量、申请单位名称、联系人等信息)于今明两日内提交给WHO中国办公室,以便对接捐赠方。目前仅限于征集。联系邮箱wpchnwr@who.int这是今天早上855WHO中国办公室在群里发的信息。

而海外货源因手续流程及物流不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于是更多的资源加入进来,包括一些驻华使馆、海外华侨,以及国内电商如阿里巴巴的海外医疗物资采购负责人等。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一个权威、正规、高效的抗疫医疗器械供求信息交流平台正在形成。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获得更多资讯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