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速我国IVD创新发展步伐,充分发挥我国在IVD集成创新能力方面的优势,抢占来医疗健康领域的制高点,引领未来十五年IVD的发展,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的指导下,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和泰州中国医药城近期在泰州共同举办了首届“下一代体外诊断高峰论坛”。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和泰州中国医药城的相关领导,本届论坛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徐涛研究员出席了论坛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希望本次论坛紧扣“融合创新、引领未来”的主题,深入研讨下一代体外诊断前沿技术趋势,认真梳理我国在下一代体外诊断的创新发展思路,探讨突破下一代体外诊断技术工程化和应用转化瓶颈的路径;也希望与会人员和相关方一同努力,进一步扩大宣传,进一步调动大学、科研院所、临床机构、企业的积极性,促进论坛中优秀产品与市场和资本高效对接,转化落地,把论坛打造成一个品牌活动,促进我国体外诊断产业高质量发展。参会领导表示,将持续关注这一领域的技术进展和产业趋势,共同推进下一代体外诊断领域的技术进步。
参加本次论坛的有来自中国科学院苏州医工所、生物物理研究所等九个研究所、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十所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等四家临床医院的30余位中青年科学家,以及来自国内外知名IND企业的工程与技术人员,是近年来我国IVD领域的一个高规格峰会。
论坛围绕“融合创新、引领未来”主题,面向医疗诊断重大民生需求、面向体外诊断技术前沿、面向体外诊断产业跨越发展,以提升体外诊断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打造技术引领、民生优先、高附加值和自主保障的体外诊断产业为主攻方向,重点研讨单分子、单细胞、多组学、在体诊断以及伴随诊断、微生态诊断、营养诊断、精神疾病诊断等下一代引领性体外诊断的创新成果与发展思路。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先恩研究员作了“生物传感器与大健康”的主题报告,他系统阐述了生物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我国在该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和未来十五年的发展方向,为我国在该领域的创新发展提出了引领性建议;POCT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王加义研究员作了“体外诊断2035—下一代体外诊断的创新与发展”主旨报告,报告对当前和未来医疗健康对IVD的需求、国内外IVD技术发展趋势、中国IVD科技与产业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据此提出了未来十五年我国IVD创新重点任务与政策建议;中国科学院苏州医工所董文飞研究员报告了苏州医工所在下一代体外诊断的战略布局、发展思路和取得的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为我国科研机构在下一代体外诊断的创新与突破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单分子与单细胞分析分论坛由中科院青岛能源与过程所徐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陆峰任主席,徐健、陆峰和来自南京大学应佚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杨朝勇教授、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李志恒教授、北京大学黄岩谊教授、厦门大学任斌教授、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王德强研究员、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程文播研究员、融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周晓光研究员分别报告了他们在拉曼成像、质谱成像、纳米孔测序、单细胞分析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取得研究成果,结合他们的创新实践,提出了突破下一代体外诊断技术工程化和应用转化瓶颈的路径和思路,对促进我国下一代体外诊断先进技术与优秀成果与市场和资本高效对接,转化落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多组学与新型IVD分论坛由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方向东研究员任主席,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于文强教授、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胡志远研究员、吉林大学附一院姜艳芳教授、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秦建华研究员、北京协和医院郭子健、陈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林萍教授分别报告了他们在液体活检、新一代测序等下一代体外诊断技术,特别是多组学数据解析技术以及在肿瘤、精神与认知等重大疾病诊疗和营养诊断、微生态诊断等新型健康医学领域中应用的成果,提出了推进多组学技术从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跨越的路径与策略,为我国精准医疗的创新发展提出了引领性的见解。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获得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