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6年生物科技行业发展的6件大事

  • 2016-11-30

2016年行业的发展经历和教训可以为生物科技投资者明年的投资决策提供帮助。今年生物科技行业经历了过山车一样的发展,从去年年中开始的下降持续到今年,直到是唐纳德·特朗普而不是希拉里·克林顿当选美国总统之后,大家对价格控制的恐惧降低才使得产业从低点得以恢复。下面是一个指数基金的表现(iShares纳斯达克生物技术指数ETF):

01、IPO进展放缓

去年,美国交易所上市的药物公司有55个首次公开发行(IPO),但今年数量仅为29个。IPO速率放缓其实并不出乎意料,主要原因是资本需求的上升导致了一大批公司准备要求公共资金,这些资金已经得到解决。生物技术股票指数的不佳表现,肯定没有帮助这些初创企业寻求到愿意购买他们初始产品的投资方。

两个值得关注的生物技术公司(但不一定是现在投资)均与基因编辑相关:Editas Medicine和CRISPR Therapeutics。两家公司都使用了称为“聚集规则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的新技术来编辑患者的DNA。使用新技术,必然会遇到需要克服的相关技术问题,加上未解决的专利难题。这也就是使得这两家公司适合超长线的投资机会,或更适合列入大多数投资者的观察名单中密切关注。

02、持续的并购和授权交易

与往年情况相同,今年行业内发生了大量的收购和许可交易。其中最为突出的两笔为:

辉瑞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PFE)以140亿美元收购Medivation。投资者受益于激烈的竞标,赛诺菲公司最初变现了浓厚的兴趣,但据报道称其他公司也积极进行了参与。

Celgene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CELG)以10亿美元投资JunoTherapeutics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JUNO)。这其中包括一些股权投资,交易是一项为期10年的协议,Juno授予Celgene公司美国境外免疫细胞治疗和自身免疫疾病治疗的相关权利。这对于该公司正处于早期的研究项目是一笔巨大的保障资金。

03、FDA的转折点?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Sarepta公司(纳斯达克:SRPT)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药物Exondys51,这可能成为该机构批准药物规则的转折点。Exondys51的药物安全性毋庸置疑,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内部对于是否能够凭借仅有12名患者参与的有效性数据就足以使得该药物获批产生了激烈的分歧。最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药物评价和研究中心负责人JanetWoodcock推翻了她的下属的决定,下令批准了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药物Exondys51。

只有时间会告诉此次批准仅仅是特例,还是FDA的批准标准确实放松了一点。不过可以明确的一点是,投资者将很难决定投资试验等相关数据较差的药物,因为其很难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审批。

04、生物仿制药继续上升

多年来,欧洲已经允许制造生物仿制药(生物药物的复制版本),但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仅在去年批准了史上第一个生物仿制药——诺华公司公司的Zarxio,该药物为安进公司的Neupogen的仿制药。今年,该机构又新批准了三款药物:

安进公司的Amjevita,其为艾伯维公司Humira生物仿制药;

诺华公司的Erelzi,安进公司Enbrel的生物仿制品;

Celltrion公司的Inflectra,强生公司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的生物仿制药。

有趣的是,更大的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已经进入小分子仿制药的市场竞争,该领域通常只限于专门从事仿制药的公司,但诺华公司是一个例外。例如,安进公司的生物仿制药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批准,同时其品牌药物也有其他公司的生物仿制药与之竞争者。

05、药品价格受到影响

虽然在选举期间业内对药品的昂贵定价进行了广泛讨论,但其实在保险公司和药房利益管理者谈判折扣达成后,用于治疗某些疾病的药品价格实际上已经下降了。

例如,吉利德科学(纳斯达克股票代码:GILD)第三季度丙型肝炎药物销售同比下降了31%,部分原因是由于默克公司和艾伯维公司新药物上市的竞争因素。他们的药物不一定比吉利德的药物好,吉利德仍旧稳住并维持了该领域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但是因为市面上存在了疗效近似的替代品,需求人员便可以借由此选择和竞争的理由来谈判并获得更低的采购价格。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了胰岛素领域:赛诺菲和诺和诺德不得不为了留住客户而打折降价销售旗下的老年胰岛素药物。

06、继续下跌,投资机会?

随着生物技术行业的高位以及指数正处于近期来的第一个下降年,现在可以认为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但是,2016年全年的表现告诉我们,与投资于一个反应广泛市场情况的综合指数基金相比,投资者可能会更看重和偏好投资特定的药物制造商,这些厂商往往掌握了创新技术的新型药物,可以避免与其他公司的竞争压力,也更容易吸引到投资者的眼球。

来源:新康界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获得更多资讯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