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用品市场有序应对甲流来袭

  • 2009-07-10

                                                                 ——政府强化监管 企业积极备战 
   
      2009年4月,由墨西哥发端的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疫情全球蔓延。5月10日,中国内地确诊第一例输入性甲流病例。截至7月2日18时,我国内地共报告915例甲流确诊病例,已治愈出院612例。北京市疾控中心负责人表示,甲流侵入香港、日本与北京应该是同一时间段,但是前者疾病传播的速度和蔓延的范围都比北京严重许多。
   
      流感的侵袭使不少国家的相关防护用品一下子紧俏起来。根据外媒报道,7月1日,缅甸证实出现首起甲流病例后,口罩价格水涨船高,比平时涨了3倍以上,并且很难买到。而在甲流高发的日本,口罩和体温计也曾一度脱销。但记者采访中发现,本次甲流流行期间,我国内地市场并没有出现口罩、体温计、消毒液等物资脱销和抢购的情况,在有关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全行业沉着应对,保证了市场平稳有序。
   
      储备充足 监管严格
   
      5月2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边振甲在新闻发布会上重申了该局在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中的四项主要职责:一、加强监管,确保防治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二、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发和生产准备工作;三、做好特别审批工作,对涉及到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药品、医疗器械,建立特别审批渠道,不受节假日的限制,只要符合程序,是安全的、有效的,都会启动特别审批程序,以满足国内防控需要;四、加大打击假劣药品、医疗器械力度。
   
      其实,在此之前,包括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改委、卫生部在内的国家及各地行政部门已经开始了对整个医药市场的检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暂定防护产品、体温测量、急救设备等7类24个品种为防控甲流有关医疗器械。记者了解到,5月初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调查摸底统计,该省共有各类防护用品生产企业14家,消毒灭菌设备生产企业25家,体温测量仪器生产企业15家,各类企业生产能力较高,其中,消毒灭菌设备企业月生产能力达11280台,基本能满足当前需求。广东省多次抽验防控产品生产及使用情况,经检验,该省市场上销售的医用防护口罩、医用电子体温计、医用红外线体温计合格率均为100%。而天津特别实行了甲流防控医疗器械生产、储备报告制度,凡生产甲流防控医疗器械的企业必须于2009年5月26日前填报 《甲型H1N1流感防控医疗器械生产情况信息表》,此后每周五上午12点前报送一周信息,一旦疫情发生,还将启动日报告制度。
   
      北京市发改委也警告说,企业借甲流疫情散布涨价谣言,实施价格欺诈、哄抬价格,属于严重的价格违法行为,最高可处50万元罚款,并令其停业整顿。据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北京防控用口罩、药品等供应充足,市民可适量选购。市发改委已对83家防控用品生产、销售单位建立了定点监管制度,近期重点加强了对抗病毒药品、中药饮片、口罩、温度计、消毒液等防控用品的价格监测和检查力度,努力使该类产品价格保持稳定。而江苏、广东等地也纷纷启动政府储备,专项拨款用于甲流防控物资管理。
   
      信息透明 市场稳定
   
      “夏季原本是口罩产品的销售淡季,但今年因为甲流爆发,其销售形势比往年火暴许多。”一位浙江商人告诉记者,浙江义乌的口罩日出口超过了500万只。义乌小商品城的商户们也反映,近1个月来口罩持续旺销,90%订单来自境外,但原材料价格也在水涨船高。
   
      “最近医疗用口罩的订单很多,导致每只原材料都涨到了1角钱以上。”有商户透露,今年3月时,医疗用的一次性无纺布口罩每只成本只有几分钱,但在流感疫情爆发后,随着厂商接到的订单增多,用于制作口罩的无纺布和过滤纸价格均出现明显上涨,现在每只口罩的成本价格平均在1角钱以上,品质好一点的接近2角钱。
   
      记者走访了北京多家药店,看到市场上口罩、药品等防控用品供应充足。市民潘小姐告诉记者:“每天一醒来就看新闻,今年疫情公布非常及时,我和朋友们都觉得心里比较有底,不会慌乱。”家住海淀区的周大爷对2003年的“非典”记忆犹新,当时他跑了3个药店也买不到口罩和消毒液。不过,今年周大爷家里没有储备太多的防护用品,他表示:“社区医生都给我们讲了甲流应该怎么预防,我家里只买了几只口罩备用,关键还是要靠讲卫生,锻炼身体啊。”受访的市民均表示,没有感到口罩、体温计等物品涨价。而多家药店的负责人也告诉记者,口罩等防流感用品的销量略有增长,但并不明显。
   
      记者了解到,进入甲流疫情防控阶段以来,各地食品药品监管局都加大了市场巡查力度,并重点检查相关产品的原材料购进渠道、仓储运输等环节。生产医用防护服的昆山洁森医疗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董纹吉说,昆山食品药品监管局每月都要调查库存量,并及时通报疫情进展情况,“这样使供需双方都心里有数”。作为当地主要的医疗器械批发公司,昆山双鹤医药有限公司负责人范亦兵表示,结合日常监督抽验、调查摸底,监管部门要求企业按照储备物资目录的要求落实储备任务,“监管部门还定期与企业联系,及时掌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所需医疗器械和药品的库存数量,对于供应有困难的,要求企业准确了解供应渠道,加强与上游企业的联系沟通”。范亦兵告诉记者,经历过“非典”的考验,政府非常有经验,每到季节性疾病流行之前,都会组织相关生产和销售企业开会,“有了及时准确的疾病预测与通报,企业也能提前应对,有针对性地储备和调配市场资源”。
   
      正是凭借管理部门的有序部署、有效监管和企业的提前准备、沉着应对,我国防护用品市场没有因甲流爆发产生混乱,这也反映出我国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在不断提高,针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不断健全。
   
      相关链接
   
      选对口罩防甲流
   
      目前我国按医疗器械管理的口罩有三种: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护理口罩(普通医用口罩),它们的相关技术要求和用途各不相同。
   
      医用防护口罩的作用是通过佩戴者呼吸克服部件阻力,滤过空气中的微粒,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口罩的过滤效率较高,执行国家标准GB19083-200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即滤料级别为N95。这也是市面上所称的“N95口罩”,其中N95为滤料的等级,表示等级滤料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不小于95%。建议医护人员进出隔离室时使用,或者与甲型H1N1流感患者密切接触者选用。
   
      医用外科口罩由临床医务人员在有创操作过程中使用,为接受处理的患者及实施有创操作的医务人员提供防护,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此类口罩的细菌过滤效率应不小于95%,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应不小于30%,执行医药行业标准YY0469-2004《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
   
      医用护理口罩等普通医用卫生口罩,其相关技术要求执行企业注册标准,由于缺少对非油性颗粒及细菌的过滤效率的要求,或者过滤效率的要求比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都低,其防护作用有限,可用于医疗单位或者家庭一次性卫生护理,但不得用于临床有创操作过程,对病毒或细菌不能起到完全的阻隔作用。
   
      专家指出,医用护理口罩对防护甲型H1N1流感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建议医疗机构和消费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要仔细查看产品标识的适用范围,并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获得更多资讯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