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秘书长王晓庆博士
近些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保持着高增长态势。而中国新医改方案的出台更是引发了人们对该市场的关注。近日,《中国电子报》记者就医疗模式转变、医疗体系改革对医疗器械市场的影响等问题采访了北京泰杰磁电研究所所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秘书长、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王晓庆博士。
行业发展要适应医疗模式转变
记者:作为医疗器械行业的专家,你如何看待医疗器械市场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最近我国新医改方案的公布,会对医疗器械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王晓庆:近些年,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速度都相当快。总体上看,国内在中低端医疗器械产品上的竞争力在逐步加强,但在高端产品上与国外的差距却在加大。国内外在研发模式方面的本质化差别是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在国外,医疗器械的发展以医疗需求为目的,强调医学与技术的相互结合。但在国内,我们基本上以技术为主导,这就造成了我国在中低端产品上追赶得很快,但在原始创新方面的动力却不足。但我认为,这是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未来,当我们的基础加强后,原始创新就会变得越来越迫切。我们将会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中高端器械的发展。
谈到我国医疗政策的调整,在我看来,这是医疗需求上的重大变革。由于新医改方案强调为基层服务的医疗理念,这将引导医疗器械行业的重心下移。未来三年,国家在医疗器械行业的投资将达到上千亿元,这将有利于国产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但国内行业的发展速度还取决于其他几个因素,例如,国家相关标准的出台、国家对网络建设的要求等等。
记者:你提到了医疗器械行业的重心下移,这对医疗器械市场将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王晓庆:影响会非常大。目前,我国医疗政策正面临着一个巨大的调整。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医疗理念上的再调整。未来,医疗的发展将以满足大众的医疗需求为根本目标。因此,医疗器械厂商应该顺应医疗需求的变化来发展,即从原来关注少数人、大医院、高级设备向着关心分层次的医疗模式、普通人的健康这样的医疗体系去发展。
记者:新医改方案中提到,未来我国要建立健全一个完善的社区医疗网络。与大型综合性医院相比,你认为社区医疗机构有哪些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为医疗器械行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王晓庆:社区医疗机构在我国新的医疗体系下有着特殊的地位。首先,未来我国将建立一个分层次的医疗体系,避免原来因层次不清对医疗资源造成的巨大浪费。而在未来的医疗体系调整中,社区医疗将作为分层次医疗中的第一级,是一个基础性的环节。
其次,在我国医疗模式的转换过程中,社区医疗机构也将发挥基础性作用。我国现阶段的医疗主要指的是诊断和治疗。但未来,医疗一定是向着包括预防、诊断、治疗、康复以及保健这样更广泛的领域去发展。由于社区医疗服务能够走进人们的家庭,去干预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人们的保健进行合理的安排,对患者的康复进行监控,因此,社区医疗在医疗模式转换中将发挥基础性作用。
在这种状况下,医疗器械行业要关注以下几个趋势:
一是低成本化趋势。基础医疗是对医学上普遍认可的指标进行基础性的检验,不是高精尖的诊断,因此,基础医疗需要低成本的设备。二是易用性。针对基础医疗机构的医疗人员,医疗器械企业需要为他们提供简单易用的设备,方便他们开展工作。三是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趋势。未来,我国医疗体系一定是一个网络化的体系,因此,医疗器械也要适应网络化医疗体系的发展需求,遵循相关的标准,避免信息孤岛的形成。此外,未来的医疗器械还要向着干预人们生活方式的方向发展,这会给我们提供很多商机。
记者:根据你目前了解的情况,你估计我国会在什么时候建立起分层次的医疗体系?这种医疗体系的变革会对哪些医疗设备产生大量的需求?
王晓庆:从现阶段的情况估计,也许5年左右,我国会建立起分层次的医疗体系。未来的5年中,在我国的大中城市中可能会有成熟的社区医疗模式诞生,它们对医疗设备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检测类器械上。而未来10年到20年间,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预计市场会对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医疗器械有更多的需求,例如对家用机器人的需求会增加。
记者:针对目前国内医疗器械的市场需求和国内企业的发展状况,你认为国内企业把研发重点放在哪些领域会更有优势?
王晓庆:我们的很多企业习惯于就技术谈技术,但实际上技术的发展一定要满足医疗需求的变化。为此,企业应该更加关注我国医疗模式转换、医疗体制改革、生活方式调整以及国家对基层医疗机构投入所引发的商机。企业要关注家庭医疗、社区医疗、基层医疗、康复以及保健市场的变化所带来的新机遇。
三大因素制约远程医疗推行
记者:远程医疗这一概念已经提出了很多年,但目前的实际应用却非常少。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王晓庆:在具体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介绍医疗器械行业的一个特点。医疗器械行业对新技术的接受和应用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它不像IT行业那样日新月异。医疗器械行业的质量体系要求与其他行业也不同,它要求我们要稳定地提供可靠的产品。因此,这一市场呈现出相对缓慢、持续发展演进的特点。
谈到远程医疗的发展,涉及更多的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医疗标准和责任的问题。这其中主要有三个因素制约着远程医疗的发展:
首先,当我们要真正应用远程医疗的时候,就存在一个谁来对这一医疗结果负责任的问题。如果解决不了责任人的问题,远程医疗的推行就非常困难。未来,只有卫生部或相关政府部门推出相应的标准,明确医疗责任的划分,远程医疗才能够应用起来。
其次,远程医疗在借助现代化网络技术的过程中,也需要有一个技术上的标准。因为目前的网络传输技术手段都要对所传输的数据进行压缩,但在压缩过程以及传输过程中肯定会丢失一些信息。那么谁会对因为信息丢失而导致的医疗责任负责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且,这样的信息丢失要控制在怎样的标准范围内是可行的也是业界要探讨的。
再次,远程医疗还涉及成本等问题。
这些因素是导致远程医疗一直推行不起来的主要原因。
记者:既然远程医疗对医疗责任和相关的技术标准提出了要求,那么你估计国内远程医疗真正开展起来还需要多长时间?
王晓庆:最近国家正着手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但是,如果说医疗器械行业的演进是相对缓慢的,那么医疗体系的演进就更加缓慢了。因此,远程医疗要开展起来至少也要在两三年之后了。
记者:那么国外目前在远程医疗方面的发展情况如何?
王晓庆:我参加过国外关于远程医疗的会议。现阶段在国外,远程医疗也仅起到参考和辅助的作用。基层医院遇到了特殊的病例,请求上级医院给予建议,通过远程平台进行会诊,但责任人仍然是基层的医院。这些活动只能被称作信息咨询,还不是真正的远程医疗。
记者:在远程医疗方面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技术趋势?
王晓庆:一是信息的标准化,二是专利和标准相结合的问题,三是数据挖掘。当老百姓的健康信息都在网络上存储、传输之后,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对海量信息的分析,得到一些结论。这是未来医学发展的一个重大趋势,这也是很多医院、药厂关注的一个趋势。
记者:这些年,对医疗设备的远程维护也成为热点。你如何看待远程维护的发展趋势?
王晓庆:远程维护在技术的实现上并不是很难,应该说,我们是能够做到的。我相信,随着未来技术的发展,远程维护会越来越普及。
记者:目前医院都在加大后台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未来大量的数据,包括病人的病历、报告、B超甚至X光照片等所有医疗记录都会进入这一信息管理系统。为此,新医疗设备在开发时要考虑到数据格式等新问题,以适应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在这方面你有何考虑?你会建议企业重点开展哪些工作?
王晓庆:不错,现在确实有企业在提供这方面的解决方案,这是一种趋势。但我国在这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不是每家医院都能建得起这样的管理平台。而且,国产医疗器械企业也很难提供全套的解决方案。为此,我觉得,国产医疗设备企业应该重点做好相应的标准化工作。这种标准化工作可以从乡镇一级的基层医疗机构做起。而且,国内企业要加强合作,共同建立这样的标准和规范。我们只有这样做,才有可能建立起有影响力的,甚至影响中国医疗网络化建设的标准和规划,这才有利于我们今后的发展。
常规检测/机器人是家用热点
记者: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家用医疗设备的普及速度正在加快。你看好哪些新的家用医疗电子产品市场,在这些市场上有哪些新的产品技术走势?
王晓庆:谈到家用医疗电子市场,我认为我们不应该从技术的角度出发,而是应该从那些被医疗体系认可的常规指标的检验检测上出发,去考虑产品市场。目前,我们最常用的是血压、心电图、血糖等一系列生化指标的检测,我觉得相应的检测设备可能是一个发展方向。现实的状况是,一些企业推出了一些新型的检测技术和产品,由于其检测的指标不被临床医学所认可,因此,产品很难推广起来。这些新的检测手段从技术上,甚至从临床的角度上看,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要改变医疗的诊断标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短期内企业可以不去考虑。此外,谈到家用医疗市场,从中远期发展来看,家用机器人是一个必然的发展方向。
从技术走势来看,首先,大规模集成电路、专业芯片的应用,使家用医疗设备变得智能化。医疗设备一旦走入家庭就需要智能化,从而简化患者的操作。因此,家用医疗设备需要综合考虑智能、人机界面甚至患者的心理。其次,未来CAD(计算机辅助诊断)将越来越被人们认可。CAD最早起源于国外,目的是减少医院的人工成本,目前在我国的应用还不广泛。未来,当医疗走向家庭之后,CAD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它会帮助病人判断需要到哪一层次的医院去做进一步的检查。这是家庭医疗市场的发展方向之一。
记者:你谈到家用机器人是个发展的必然方向。现阶段,国外在这方面的应用情况如何?
王晓庆:现在还停留在研发和小规模的应用上。但是我们可以预见,随着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技术手段的日益完善,家用机器人市场会发生质变。而且我相信,那些辅助老人站立、帮老人翻身的机器人设备或智能化设备,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如两年之内)就会为人们所接受。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获得更多资讯